MIDI教室的发展历程
八十年代初,各生产厂家都按照自己的规格生产电子乐器,当同时使用几家公司的设备构成一个电脑音乐系统的时候,出现了不兼容问题。
1982年,国际乐器制造者协会的十几家厂商会聚一堂,会议通过了美国Sequential Circuits公司提出的“通用合成器接口”的方案,并改名为“音乐设备数字接口”,公布于世。
1983年,MIDI协议 1.0版正式制定出来。此后,所有的商业用电子乐器的背后都出现了几个五孔的MIDI插座,乐器之间不再存在“语言障碍”,它们同装上MIDI接口的电脑一起。作用就是使电子乐器与电子乐器,电子乐器与电脑之间通过一种通用的通讯协议即MIDI协议进行通讯。MIDI的出现解决了各个不同厂商之间的数字音乐乐器的兼容问题。
1984,日本罗兰公司于提出了GS标准,大大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1991年,为了更有利于音乐家广泛地使用不同的合成器设备和促进MIDI文件的交流,国际MIDI生产者协会(MMA)制定了通用MIDI标准——GM,该标准是以日本Roland公司的通用合成器GS标准为基础而制订的。GM标准的提出得到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支持,使得数字音乐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流得到了简化,受到全世界数字音乐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1994年,YAMAHA公司在GM标准上于推出了自己的XG的MIDI格式,增加了更多数量的乐器组,扩大了MIDI标准定义范围,在音乐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
MIDI教室——MIDI介绍
MIDI要形成电脑音乐必须通过合成。早期的ISA声卡普遍使用的是FM合成,即“频率调变”。它运用声音振荡的原理对MIDI进行合成处理,由于技术本身的局限,效果很难令人满意。声卡大都采用的是波表合成了,它首先将各种真实乐器所能发出的所有声音(包括各个音域、声调)进行取样,存储为一个波表文件。在播放时,根据MIDI文件记录的乐曲信息向波表发出指令,从“表格”中逐一找出对应的声音信息,经过合成、加工后回放出来。由于它采用的是真实乐器的采样,所以效果自然要好于FM。一般波表的乐器声音信息都以44.1KHz、16Bit的精度录制,以达到真实的回放效果。理论上,波表容量越大合成效果越好。根据取样文件放置位置和由微处理器或CPU来处理的不同,波表合成又常被分为软波表和硬波表。
MIDI教室——MIDI接口
MIDI是由电子乐器生产厂家为了不同型号的电子乐器的“交流”而产生的。由于MIDI采用的是数字化技术,自然而然就很容易进入到计算机领域了。MIDI作为多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乎达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而大家也已经把这种接口技术当作了电脑音乐的代名词。
MIDI乐器的接口,有三种,MIDI OUT、MIDI IN、MIDI THRU。这些可以在MIDI乐器或带有MIDI的电子琴(很多电子琴上都有MIDI接口)上找到的。MIDI OUT是将乐器中的数据(MIDI消息)向外发送。
MIDI IN是用于接收数据。
MIDI THRU是将收到的数据再传给另一个MIDI乐器或设备,可以说是若干个乐器连接的接口。
可以这样说,MIDI所描述的是将MIDI乐器弹奏出的音变成01010一样的数据输出,也可以将计算机中的软件将要表示的音变成01010的二进制数据通过声卡输出,或者接收一些01010的数据进行处理。
MIDI教室——MIDI的主要功能
MIDI技术的一大优点就是它送到和存储在电脑里的数据量相当小,一个包含有一分钟立体声的数字音频文件需要约10兆字节(相当于7张软盘的容量)的存储空间。然而,一分钟的MIDI音乐文件只有2KB。这也意味着,在乐器与电脑之间的传输数据是很低的,也就是说即是低档的电脑也能运行和记录MIDI文件。
通过使用MIDI序列器可以大大地降低作曲和配器成本,根本用不着庞大的乐队来演奏。音乐编导在家里就可把曲子创作好,配上器,再也用不着大乐队在录音棚里一个声部一个声部的录制了。只需要用录音棚里的电脑或键盘,把存储在键盘里的MIDI序列器的各个声部的全部信息输入到录音机上即可。MIDI程序的设计目标就是要将所要演奏的音乐或音乐曲目,按其进行的节奏、速度、技术措施等要求,转换成MIDI控制语言,以便在这些MIDI指令的控制之下,各种音源在适当的时间点上,以固定的音色、时值、强度等、演奏出需要的音响。在录音系统中,还要控制记录下这些音响。
以上就是关于大学MIDI音乐设备价格合理「北京鑫三芙」四喜豆腐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