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CAN为愈来愈多不同领域采用和推广,导致要求各种应用领域通信报文的标准化。为此,1991年 9月 PHILIPS SEMICONDUCTORS制订并发布了 CAN技术规范(VERSION 2.0)。该技术规范包括A和B两部分。2.0A给出了曾在CAN技术规范版本1.2中定义的CAN报文格式,能提供11位地址;而2.0B给出了标准的和扩展的两种报文格式,提供29位地址。此后,1993年11月ISO正式颁布了道路交通运载工具--数字信息交换--高速通信控制器局部网(CAN)标准(ISO11898),为控制器局部网标准化、规范化推广铺平了道路。
CAN总线转换器中can 转网络工具选择哪种通讯模式安全性高呢?2CAN转以太网设备通过配置软件,可以被配置成两种通讯模式,一个是TCP,一个是UDP。在TCP通讯模式下,两个CAN转以太网设备是分成客户端和服务器的,是彼此建立起连接才能互发数据的。相对而言,UDP模式就没那么麻烦了,不需要建立固定的连接,只要设备被配置了相应的通讯模式,数据收发就可以自动开始,当然由于连接的较为随意,所以安全性略差,目的指向性没有TCP那么明朗。现在你清楚了吗?如果您需要既能配置TCP连接模式也能配置UDP连接模式的CAN转以太网设备。
CAN总线转换器中先后发送数据后怎么辨别总线上出现了两个相同ID 1虽然这样的应用在CAN的规范里没有明确禁止,但是不建议这样设计网络规划,这样会为后续带来的诸如升级等十分复杂的问题,也影响网络的稳定。
现在回答补充问题,首先你要明确ID是赋给帧的,不是直接给节点的,只是某节点知道自己要接收某个ID的帧。总线上的节点来说它只管取总线上他应该取的ID的帧,并不管是谁发的。
即使是远程帧,发出请求的节点在获得相应时也仅仅是根据帧ID判定,并不影响其他节点的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