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我国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提质扩面,企业“走出去”战略迫切需要高职教育的跟进和服务。
“走出去”企业面临三大难题
调研显示,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除自然灾害、政治风险等不可控因素外,主要面临着以下三方面的困难:
人才缺乏的“困局”。“走出去”企业缺乏熟悉国际市场、精通海外法律法规、具备跨国团队运营能力的管理人才,也缺乏大量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术技能人才。目的国员工不熟悉我国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范等,管理和技能水平低,行动力弱,中国员工的输出需遵从劳动与雇佣、行业准入、签证、税务等多领域的规则,程序繁杂,企业用工成本大。
信息获取的“障碍”。多数企业在“走出去”前缺乏了解目的国综合信息的渠道,企业对目的国法律法规、贸易壁垒、财税政策等方面了解不足。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因对目的国投资环境、信用风险、法律政治风险等信息掌握不足、不对引发的困难和窘境。此外,企业在“走出去”后,仍需持续关注海外投资业务的市场环境、经营风险等因素。
技术创新的“短板”。“走出去”企业中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比例低,存在创新机制不完善、重引进轻培育、重短期利益轻技术沉淀等问题,企业技术储备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少,严重制约了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校企联动,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人才
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是“走出去”企业人才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与“走出去”企业紧密合作,合作设立产教融合工作协调组,共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明确校企“双主体育人”的责任和权益。
共同开发国际化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资源,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体系。课程中融入中国优秀文化元素,坚定学生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强化立德树人教育。
建立与企业海外业务需求相契合的整合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电子商务等专业的智能制造服务专业群,整合电子商务、商务英语、物流等专业的数字贸易服务专业群等,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同时,依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聚焦技术型、管理型、服务型类人才的核心竞争元素,实施分类分层人才培养,精准对接企业的人才需求。
境外合作,开展海外人才技能培训
高职院校与“走出去”企业合作,在境外设立办学机构,开展“订单班”“学徒班”等项目,培养熟悉中国文化、中国标准的目的国技术技能人才。
校企建立协同政策保障机制,明确双方在“走出去”中的功能定位和角色任务;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搭建“走出去”的信息交换和风险管理平台;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开展跨境多层次多维度的校企合作活动,打造“一带一路”校企命运共同体。
校企实现“招生即招工,招生即就业”,加速企业人才,尤其是一线操作技能人才的培养速度,对海外人才来华学习成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才形成有益补充。
展开全文校企境外合作要遵循适应性、有效性和融合性原则,因地制宜,入乡随俗,开设与企业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专业,准确办学和人才培养定位。
智力支持,服务企业决策咨询
企业“走出去”需评估目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类因素。高职院校应积极运用国际合作和人才资源,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决策咨询。
可以委托境外的合作机构、院校帮助“走出去”企业调研诸如区位状况、法律政策、产能资源等内容,服务企业海外投资决策。发挥学校专家智囊团作用,开展投资环境和风险预测等信息分析咨询工作,助力“走出去”企业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规范有序开展对外投资。
可以利用学校资源对企业员工开展外语、目的国文化、外事安全管理等培训,提升员工的国际化工作能力。协助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标准化项目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境外安全管理制度、境外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落实安全风险评估等,增强企业的风险识别和抵御能力,保障企业走出去、走得稳。
搭建平台,帮助企业技术创新
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演进使企业愈发认识到,技术创新是其“走出去”并立得住的重要保障。
高职院校应瞄准“走出去”企业技术创新的瓶颈,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突出需求和应用双导向,积极开展应用技术开发和推广等创新工作。将学校的人力资源和设备设施资源全面开放,向企业发布“科技服务清单”,开展青年博士进企业等“科技进厂”活动,与企业在技术攻关、研发平台建设、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密切合作,切实解决企业研发人员匮乏、研发设备不足、研发水平不高等问题。
推动学校创新成果向企业集聚,使核心技术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增加企业“走出去”的优势和胜势。
(作者系苏州市职业大学国际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1年09月07日第5版
作者:汤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