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市场有序恢复、取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商务部回应近期经贸热点
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题:消费市场有序恢复、取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商务部回应近期经贸热点
新华社记者谢希瑶
消费市场恢复怎么样?取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意义何在?稳外资工作还将如何发力?在商务部6日举行的2023年首场网上例行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针对近期经贸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消费总体有望保持稳步恢复态势
束珏婷介绍,元旦假期,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的粮油食品、饮料、日用品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1.3%、10.2%和2.6%;机构数据显示,元旦三天电影票房突破5.5亿元,全国影院营业率达到85%,创10个月以来新高;根据商务大数据监测,“2023全国网上年货节”前5天全国网络零售额达2080亿元,比上届同期增长4.7%……
“近期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调整,居民出行、线下消费等逐步增多,2023年元旦假期消费市场有序恢复,生活必需品供应总体充足,价格基本平稳。”束珏婷说,一是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平稳增长,年货、日用品等商品需求升温;二是服务消费呈现恢复态势,各地餐饮门店陆续恢复堂食,餐饮企业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冰雪消费持续升温,跨省游、长途游需求明显增长,热门旅游目的地酒店住宿率和预订率持续提高;三是线上消费保持较快发展,年货礼盒、健康滋补用品、进口生鲜食品等销售增长较快,直播带货、即时配送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动能不断释放;四是生活必需品市场总体平稳。
据介绍,全国百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粮食、食用油、肉类、鸡蛋、蔬菜进货量均较节前增长。价格方面,粮食、食用油、牛羊肉价格与节前基本持平;猪肉、鸡肉、鸡蛋价格小幅下降;30种蔬菜批发均价上涨1.5%。
“综合来看,国内消费需求将逐步释放,消费总体有望保持稳步恢复态势。”束珏婷说。
回应取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
谈及我国取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束珏婷表示,这是外贸经营管理领域重大改革举措,是中国政府坚定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重要制度创新。
“取消备案登记,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外贸创新活力,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束珏婷说,外贸经营权是国家赋予外贸经营者的一项基本权利。2004年以来,我国外贸经营权管理长期采取备案登记制,相关市场主体只需完成备案登记即可成为对外贸易经营主体。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2019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决定,授权国务院在自贸试验区暂时调整适用对外贸易法第九条,取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试点三年。通过对三年试点实践经验进行全面总结评估,我们认为在全国范围取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
外资企业普遍欢迎我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
随着我国不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外资企业反应如何?稳外资工作还将如何发力?
束珏婷介绍,近期外资专班就我国新冠疫情防控“二十条”“新十条”“乙类乙管”等措施向有关外资企业和多家外国商协会开展了“一对一”走访了解。中国主动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受到了外资企业和在华外国商协会的普遍欢迎,表示优化措施“非常及时,令人振奋”,“解决了外籍人员来华的大难题”,使其“在华发展预期更加稳定”。不少外资企业表示,已经开始制定集团高层访华日程,积极推动重启相关项目,并寻求新的投资机会。
束珏婷说,下一步,将一如既往扩大外资市场准入,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加大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力度,为外商来华投资创造更多便利条件,努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与各国企业共享中国开放发展机遇。(完)
川宁生物(301301) 合成生物学赋能未来高增长川宁生物主要从事发酵类中间体的研发和生产,是抗生素中间体领域规模领先、产品类型齐全、生产工艺较为先进的企业之一。公司产能充沛且在发酵技术、菌渣处理、成本等方面优势明显,抗生素中间体业务有望提供稳定基本盘。合成生物学业务提供业绩弹性,公司建立上海研究院后,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加大投入,红没药醇等管线落地在即,未来3年规划至少9个项目,且管线产品丰富。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CAGR有望达到25%。
公司深耕发酵领域,独创500立方米发酵罐,大幅提升单批产量和效率且在回收处理和菌渣制肥领域有所建树。成本方面,公司地处伊犁,在原材料、能源、人工、地理等方面成本明显低于内地且公司与伊犁政府合作的20万亩玉米田项目落地在即,将进一步降低公司成本。环保优势是发酵类企业的基石,公司通过多年研发和投入,形成了多项自主创新环保技术,在三废处理上国内领先,可满足未来长期绿色发展规划。
合成生物学是发酵类产品未来主流发展方向,在成本、环保等方面优势明显,已在医疗、化学品等多个方向实现量产应用。据CBInsights数据,2019年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约为53亿美元,2024年将达到189亿美元,2019-2024年CAGR约为28.8%。公司在上海建立合成生物学研究院,依托强大的研发团队、4大底盘菌研发平台等,已有十数个项目管线,且部分管线有望短期落地。未来公司依托在合成生物学上的优势,有望打造合成生物学全产业化链条。
我们预计2022-2024年总营收分别为36.7/41.8/46.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14%/14%/1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5.1/6.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270%/25%/27%;基于公司抗生物业务价格触底有望反弹且随着放开需求快速恢复;红没药醇等合成生物学项目落地在即;合成生物学依托4大底盘平台,后续管线丰富;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
国家医疗保障局印发《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形成指引(试行)》印发《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形成指引(试行)》。《指引》共包括13项要求,具体措施可概括为6方面:一是集中受理和资料要求。改变原来各省分别受理、企业重复提交资料的模式,新冠治疗药品首发报价实行集中受理、全国通行。二是特别说明事项。《指引》明确申报企业应对首发报价的原料成本、研发费用、期间费用、创新性和经济性等作出特别说明,目的在于打开价格构成要素,推动企业基于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需状况等因素制定价格,也便于药品价格主管部门进行监督。三是受理程序和省域价格协同。受理单位接到首发报价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受理工作。首发价格信息经公示无异议的,受理单位及时通知医药采购机构快速挂网,其他省份按首发价格开辟绿色通道直接挂网,保障群众及时用上新获批药品。四是价格再评估和动态调整。《指引》明确企业对首发价格进行再评估并履行调价承诺的若干情形,有助于推动企业主动合理定价。五是社会共治。申报企业提交医疗机构出具的意见书和行业协会出具的推荐书,首发报价公示接受公众监督,推动社会各方共同参与价格治理。六是事中事后协同监管。对申报企业提供虚假信息和承诺等失信行为,根据情节采取失信处置措施,并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做好执法检查。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
明辉国际(03828)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收入约8.91亿港元,同比增长49%;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81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690万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拟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据悉,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约1.98亿港元。因集团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加强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润率产品的销售),毛利率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个百分点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