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 女子每天通勤6.5小时!上海“通勤大数据”来了
近日,“女生极限通勤每天来回6.5小时”的微博话题备受关注。对此,有网友表示:是真爱了!除了金钱的诱惑,想不出别的理由。
金小姐的上班之路:
骑电动车→公交站→坐1.5小时公交→换乘地铁→坐班车→园区上班
金小姐家住上海市远郊金山区朱泾镇,却在远在100公里外的上海杨浦区某公司上班。单程需要3小时15分钟,每月花费800元。如果开车,早晚高峰单程也要将近2小时,加上油费等各类费用,每月花费约5000元。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1400万人正在经历超过60分钟的极端通勤。
但可喜的是,随着星罗棋布的城际高速交通网络铺开,通勤时间越来越短。面对长三角一体化和上海大都市圈带来的工作机会,在上海、苏州、嘉兴等城市之间的“双向奔赴”逐年上升。
与上海相接的苏州轨交11号线、沪苏湖铁路、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建设也在不断提速,未来长三角协同发展将更加高效。
跨城通勤规模不断增长
同样是100公里左右的极端通勤,今年是范先生选择苏州和上海“双城生活”的第四年。
“毕竟上海的总部或者区域总部的工作机会更多一些,换工作也会优先选择上海。”范先生直言。
在上海虹桥商务区办公时,范先生选择自驾,早晚高峰也不会太堵,差不多70分钟左右能到。如果在上海市中心开会,他则会搭乘高铁。“从苏州市中心的家里开车到上海市中心要2小时,坐高铁只要半小时左右能到达上海站,更加方便,人也更轻松。”范先生说。
“因为在上海工作了几年,对通勤时间的接纳程度也更高了。以前在苏州觉得超过半小时的通勤都觉得远。”范先生表示,“跟同事聊天发现不少住在上海浦东新区的同事,每天通勤时间甚至比我更久一些。”
近日发布的《2022长三角城市跨城通勤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通勤规模上,虹桥商务区是近年跨城通勤规模增长最明显的片区之一,五年间增长约168%。空间范围上,该片区跨城通勤者的居住地范围越来越广,主要分布在花桥、苏州城区、昆山城区、太仓城区等。
《报告》指出,在上海周边地级市中,苏州与上海跨城通勤联系最为紧密。苏州是流入上海跨城通勤者的主要居住地,占通勤者总规模的九成左右。嘉兴与上海跨城通勤总量在长三角各城市中排第二位。
2020年铁路太仓南站开通后,江苏太仓城区中上海中心城区的跨城通勤规模迅速增长,从2019年到2022年增长了39.37%。
“轨道上的长三角”越织越密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在轨道交通上苏州和上海的联系更加紧密。
上海轨交11号线一端连接着上海迪士尼,另一头则在昆山花桥。花桥站开通后,不少通勤者通过地铁进入上海工作。
《报告》显示,居住在花桥站附近的通勤者,工作地主要在上海的嘉定区和青浦区,平均直线通勤距离为8.31公里,其中位于苏沪边界的安亭镇是热点地区。
与上海轨交11号线相接的苏州轨交11号线目前正全力冲刺,按照计划,将在今年3月1日启动全线试跑,上半年实现试运营。苏州轨交11号线全长41.25公里,设站28座,西起苏州工业园区唯亭站,终点设于昆山花桥站。通车后,将成为苏州市区、昆山和上海间重要的交通联络通道,对实现长三角城市群的协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据上海嘉定区介绍,与上海接驳的花桥站建设也进入到最后阶段,预计今年6月建成开放。
另有消息称,苏州10号线、上海17号线、嘉兴3号线也有望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乡客厅”汇集。水乡客厅位于沪苏浙交界处,是由两省一市共同打造的功能样板区。
铁路建设项目也在快马加鞭。记者从上海市交通委获悉,长三角今年将开通5个铁路建设项目。其中有两个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和上海有关,分别是连接上海、苏州、湖州等城市的快速铁路通道沪苏湖铁路,以及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
随着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与沪苏通铁路二期的建设,未来,上海宝山站将成为上海的北部铁路枢纽,建成后将使长江经济带其它众多城市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长三角正走向高效融合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让长三角城市关系向更紧密、高效的方向发展。
自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实施以来,上海市域与周边城市跨城通勤规模一直维持着逐渐稳定上升的趋势。《报告》显示,上海部分商务区已经朝着长三角区域性就业中心发展。其中,虹桥商务区就是上海市内跨城通勤就业规模增长最快的就业中心,也是在长三角辐射范围扩大最显著的就业中心。而在青浦、吴江、嘉善组成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跨城通勤现象也显示出示范区正走向融合。
新一轮《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中提出,上海中心城平均通勤时间控制在45分钟以内,形成“30-45-60”新城出行圈(即30分钟内部通勤并联系周边中心镇,45分钟到达近沪城市、中心城和相邻新城,60分钟衔接国际枢纽),极端通勤(超过60分钟)人口比例进一步降低。
未来上海将建成融入国家交通网络主骨架、支撑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与上海城市空间布局相协调、多种方式融合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长三角主要城市2小时可达,上海大都市圈主要城市1.5小时可达。
铁路建设方面,2023年,长三角铁路建设将继续“高歌猛进”,投资规模保持高位运行,年度建设投资初步计划900亿元以上。
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项目建成后,在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间建起一条快速新通道,对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截至2022年底,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达13749.7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6700余公里。织线成网、互联互通、持续扩容的长三角铁路版图,让长三角区域内除舟山外的所有地级市实现“市市通动车”,动车组列车实现公交化开行,“1小时至3小时生活圈”梦想变为现实。
470亿新能源龙头 又有大动作!新赛道已被引爆?来源:中国基金报
长时储能需求的爆发,正驱动全钒液流电池产业链迎来产业“春天”。该产业链的上中下游龙头,正与钒钛之都攀枝花合力打造“中国钒电之都”。
相关资深行业人士表示,春节后,仅10天时间,钒价已连续提涨5轮,行业紧缺正进入常态化。
打造“中国钒电之都”
2月12日晚间,钒制品龙头钒钛股份公告,近日,公司与攀枝花市政府、大连融科储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融科”)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各方就提高攀枝花钒钛之都钒产业引领能力,建设世界级钒产业基地和钒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中心,提升攀枝花市钒资源在非钢领域的高效率高附加值利用,推动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化、商业化快速发展,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同意建立更加紧密、深入、广泛的战略合作关系。
具体而言,此次战略合作涉及四方面,包括建设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全产业链、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示范试点项目建设与推广应用,以及金融模式与商业模式创新、全钒液电池储能关键技术开发。
在建设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全产业链方面,三方同意,充分依托攀枝花市钒资源和工业基础优势,在攀枝花市合作打造包括电解液规模化生产、电堆和电池储能装备制造等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全产业链基地。
钒钛股份和大连融科将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在攀枝花市建设全钒液流电池用钒电解液产线,实现钒电解液规模化生产。大连融科根据市场需求情况,优先选择在攀枝花市投资设立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备智能制造基地,并协助引导上下游企业进驻攀枝花市,打造全钒液流电池储能产业园,实现区域全钒液流电池储能产业聚集效应。
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示范试点项目建设与推广应用方面,攀枝花市政府支持上述两家公司参与该市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示范试点项目建设,开展“新能源+储能”示范,推进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多场景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市场机制建立,推动清洁能源开发与产业链上下游融合互补互促发展。两家公司分别为相关项目建设提供储能装备和钒电解液保障,同时按照市场化方式承接相关项目,助力攀枝花打造“中国钒电之都”。
在全钒液电池储能关键技术开发方面,攀枝花市政府支持上述两家公司在该市开展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领域技术创新,两公司在攀枝花市打造高端研发平台,加速低成本、高性能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关键技术开发,加速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推进钒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引领全球全钒液流电池
据大连融科下属控股子公司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融科储能”)官网介绍,该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服务商,成立于2008年,融科储能下设大连融科储能装备公司(以下简称为“融科装备”),是储能电池装备的生产主体,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备生产基地。
融科储能、融科装备及大连融科(电池核心材料开发与生产主体)共同构建的同心产业群,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开发、完整自主知识产权及高端制造能力的服务商。
2022年6月,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到融科储能调研。当时该公司介绍称,公司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产学研深入合作,实现了全钒液流电池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建立了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是液流电池领域国内外标准的主导制定者,率先实现了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双极板等关键材料的国产化生产,以及电堆和电池系统的规模化生产。
目前,钒钛股份与大连融科建立了全面深入的合作。
2021年9月,钒钛股份与大连融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产品及服务、生产合作、资本合作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2021年10月,钒钛股份全资子公司与大连融科下属控股子公司融科储能、大连融科下属参股子公司大连恒流储能电站有限公司签订了《三方合作协议》及《全钒液流电池用钒储能介质委托加工协议》。
2022年,钒钛股份继续与大连融科就全钒液流电池用钒储能介质委托加工和钒储能介质购销签订了商业合同。
2022年10月,钒钛股份与大连融科签署《合资协议》,共同投资3161万元成立四川钒融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其中钒钛股份占注册资本的51%,大连融科占注册资本的49%。
2023年2月8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钒钛股份称,四川钒融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在2022年内在攀枝花市建设电解液产线,实现产能2000立方米/年,预计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产。而且,后续双方将根据市场情况协商建设更大规模产线。
据钒钛股份披露,2021年,公司与大连融科合作涉及交易总金额约为2.5亿元;2022年,公司与大连融科合作金额预计将超过6亿元。
春节后钒价5连涨
在全钒液流电池产业链中,钒钛股份是主要的上游资源生产商。
目前,国内钒产品行业有90%以上的产品应用于钢铁领域。钒钛股份是世界最大的钒生产企业,拥有以五氧化二钒、高钒铁等为代表的钒系列产品,具备年产钒制品(以V2O5计)4.3万吨的生产能力。2022年,该公司有约5000吨左右的钒产品直接应用于储能领域。
根据钒钛股份与大连融科签订的《2023年钒电池储能原料合作年度框架协议》,若交易得以全部顺利执行,2023年预计将有8000吨左右的钒产品应用于储能,公司2023年应用于储能领域的钒产品占比将接近20%。
据相关资深行业人士透露,春节后,仅10天时间,五氧化二钒价格就连续提涨5轮,2月10日已上涨至14.4万元/吨,行业紧缺正进入常态化。
钒钛股份认为,随着新能源发电入围规模的提升,将提升对大型长时储能的需求。钒电池是大型长时储能方面较为理想的产品,从目前有关储能政策发布和市场项目情况看,预计未来市场需求空间较大。
对于钒产品产能是否可以大幅提高,钒钛股份2月8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回应称,由于目前主流提钒工艺是钢渣提钒,在不新增高炉产能的前提下,钒渣产能相对稳定,公司通过技术攻关、技术创新等方式尽可能提高钒的收得率,进而带来一部分钒产品产量的提升。
2022年9月,光大证券在其发布的钒电池产业链研究研报称,根据中国发电侧储能装机量测算钒电池年新增装机规模的理论空间,对应五氧化二钒的单耗,2025年钒电池拉动的五氧化二钒需求分别为6.1万吨(悲观)和12.9万吨(乐观),假设五氧化二钒价格稳定在10万元/吨,对应市场规模分别为61亿元和129亿元。
“假扭亏”的睿智医药靠谱吗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转自:北京商报
据媒体报道,在已发布业绩预告且扭亏的上市公司中,有70家公司扣非后净利上限仍为负值,俗称“假扭亏”,睿智医药便是其中一员。那么,依靠处置资产实现“假扭亏”的睿智医药靠谱吗?
按照睿智医药此前披露的2022年业绩预告,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的归属净利润为3亿-4.5亿元,而在上年同期,睿智医药则巨亏约4.02亿元。乍一看,睿智医药可谓在2022年打了一个漂亮的业绩翻身仗。
但这只是假象。仔细看看睿智医药的扣非后净利润指标,在2022年预计为亏损5亿-6.5亿元。而在2021年,睿智医药实现的扣非后净利润约为亏损4.22亿元。如此看来,睿智医药在2022年扣非后净利润指标所体现出来的真实业绩水平实际上表现很糟糕,甚至出现了大幅增亏的迹象。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睿智医药2022年扣非后净利润大幅亏损呢?原来是踩了商誉和长期资产减值的雷。按照公司的解释,是由于全资子公司上海睿智化学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睿智”)经营业绩未达预期,所以将对商誉和长期资产计提减值5亿-6亿元。
据了解,睿智医药的主营业务分为两大块,分别是医药研发及生产服务和微生态营养与医疗,其中,前者的业务主体是上海睿智。后者主要是以益生元产品为主,量子高科(广东)生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量子高科”)是益生元业务的主体。
也就是说,上述两家公司直接决定了睿智医药2022年业绩的好坏。一方面,上海睿智的商誉爆雷侵蚀了上市公司的大额利润,导致扣非后净利润巨亏。即便如此,出售量子高科100%股权的操作,还是让睿智医药实现归属净利润的扭亏为盈,该出售事项预计对2022年公司年度净利润影响10.2亿元。毕竟面对数亿元的亏损,想要依靠日常的经营来弥补太不现实,要来就得来大手笔。
值得注意的是,睿智医药出售量子高科早在去年一季度末就开始筹划。按照上市公司的说法,这是其明确的战略发展方向,也就是说,准备舍掉营收规模较小的量子高科,全力支持上海睿智的发展。
但实际情况却是,上海睿智近几年已连续多年出现了商誉减值的情况,诸如,在2020年商誉减值准备金额为4200万元,2021年商誉减值准备金额为36760万元。面对一直在商誉减值的资产,睿智医药似乎并不担心,反而强烈看好,甚至为了全力发展相关业务,还把另一块主营业务做了剥离。如此操作,确实很难看懂。
另外,在上海睿智已经连续多年商誉减值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早早就在2022年一季度末筹划对量子高科进行出售,是否存在为上海睿智可能再次出现的大额商誉减值爆雷提前做对冲准备的可能呢?当然,这背后的答案,只有睿智医药自己知道。
明辉国际(03828)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收入约8.91亿港元,同比增长49%;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81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690万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拟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据悉,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约1.98亿港元。因集团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加强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润率产品的销售),毛利率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个百分点至22.3%。